第四党支部日前开展了“城市文化发现之旅”的升级活动——“微徒步”活动,组织所有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徒步穿越上海愚园路,使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更加深入的了解城市历史,更加热爱我们所生活的城市。
走过现在的少年宫驻地,原来上海有名的“汪公馆”,大家仿佛有一种在和时间捉迷藏的感觉。
进入愚园路1376弄34号内的《布尔塞维克》编辑部旧址,让大家再次明白当时大革命形式的严峻,抗争无处不在,以及文字的无穷力量。
铺开早年租界工部局的规划图纸,愚园路一直是被作为高档住宅区来建设的。在概念上,它类似于今天房地产开发商所追捧的高档别墅。但后者依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,愚园路的房子,多为划定了地皮后,又各家各户自行设计,自行建造,除了在高度和公共设施上作了一些规定,其他并不多加干涉。这也造就了迄今中国私宅建筑在民间的最后一次辉煌。
微徒步的距离不长,时间也有限,但真正让大家寻觅到了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城市历史。通过此次活动,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纷纷表示,对我们生活、工作的城市了解得实在太少了,今后必定会更深入地了解、发现这里的历史故事,并决心通过自身的努力更好地爱护并把上海建设得更加美好。